第十一章 放下控制 - 極簡幸福 - 其他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十一章 放下控制

極簡幸福 by 盧米尼塔·D·薩維克

2019-11-18 18:29

  在我們的社會裡,很多人痛苦、生病、高度緊張的原因是他們對無法控制的事情有著病態的依戀。
  ——史提夫·馬拉波利(Steve Maraboli)





我的故事


  在你們迄今為止讀到的每一個轉變實例中,對於改變最好的覺悟就是放下、放下、放下。
  也許在所有的自我破壞的思想和行為習慣中,最常見的就是我們想要控制實際上超出我們控制範圍的一些人和事,當然也包括前男友。
  儘管我知道我和斯特凡互為毒藥,我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到最初的那種純潔、健康、充滿愛意的關係了,但我無法忍受孤獨。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痛苦時更需要人陪,所以我迫切需要和斯特凡分享我的痛苦。
  「我們就像貓和老鼠一樣。在美國的時候,我們都快把對方逼瘋了。你為什麼還想回到那種狀態?」每當我試圖說服他我們應該重新在一起的時候,斯特凡就會這樣對我說。「難道你不覺得我們分手後彼此過得更好嗎?難道你不覺得我們只做朋友更好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有點耐心,好嗎?」
  但我不想有耐心。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有耐心。我一直在想,我必須讓他回到我身邊。我沉迷於我們要複合的想法,儘管被他拒絕了,我還是不能接受現實。
  我不停地給他打電話、發簡訊查勤,好像他是我的財產一樣。我想要確保我能完全控制他,控制整個局面,控制他所做的一切。我深信,如果我這樣做,他就無法找到另一半,最終他會回到我身邊。
  但在2011年的春天,在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拚命控制他的一舉一動之後,我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那一天,在我們約定的地點,斯特凡從車裡出來,向我走過來。我一看到他臉上的表情,就立刻覺得他有些不太一樣。
  他臉上的微笑,他眼中的閃光——這些看起來是如此的熟悉。我知道我以前見過。還沒來得及理清思路,我就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我的天啊!你在和某人約會!」
  當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臉部表情立刻發生了變化,好像預料到了會發生什麼事。沒等他開口,我已淚流滿面,心中一片混亂。
  他不再愛我了。
  在那一刻,我知道如果我找不到一種方法來擺脫我想控制斯特凡的病態慾望,我的過去將繼續困擾著我。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治癒我的傷口。





學會放手


  既然你自己都沒能成為你想要的樣子,那就不要再因為別人沒有如你所願而生氣。
  ——多默·耿裨思(Thomasà Kempis)
  我一再想要控制我的生活,想左右人們對我的看法,以及我的男朋友對待我的態度,還有很多其他的總是試圖去控制的事情。
  我覺得為了讓我的生活免於崩潰,為了找到愛、平和與幸福,我必須要這樣做。但我越是試圖去控制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越是堅持讓事情按照我自己的意願發展,我就越不快樂,我的生活似乎也變得更混亂。所以我不得不停下來。
  由於我的強迫控制行為沒有帶來任何健康和積極的結果,我最終決定放下。放手,讓自己放輕鬆。我決定放下控制——不再逆流而上,而是隨它而去。諷刺的是,當我決定放下控制的那一刻,決定不再那麼辛苦地生活,讓人們喜歡我、愛我、認可我的時候,我的生活反而不再混亂,一切順應自然發展。我去了我做夢都沒想過要去的地方,遇見了我從沒想過會見到的人,做了連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做到的事。
  ※※※
  所以,親愛的朋友,不要害怕,如果你遇到前所未有的悲傷籠罩著你的生活,你一定覺得一些事正在你的內心悄然發生,你要記住,生活並沒有將你遺忘;它會牢牢抓住你的手,不會讓你掉下去。既然你都不知道它們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還要排斥生活中的不安、痛苦和沮喪呢?
  ——賴內·瑪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我的另一個朋友——塔爾恩——和我分享了他是如何放下控制,讓生活為他打理一切的。在東南亞工作了近兩年後,他才回到美國的家中。回到家後,他並沒有什麼切實的計劃,他開始尋找下一步該做什麼。然而,不到一個月,他的找尋就變成了一種強迫性的、焦慮的壞習慣。他一直試圖控制他下一步的所有情況,然而他越是試圖控制,似乎就越痛苦,生活也變得更加艱難。
  經過數週的焦慮和不確定性之後,他決定放下。他想起了他以前的曲折道路,以及在他允許事情自然發展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奇蹟。他很快就放下了控制,再次相信生活,讓事情自然發展。然後,從天而降的一個機會把他帶到了一個他不曾知道的美麗而神奇的地方。當他放下了他自認為想要的結果時,卻得到了他真正需要的結果。這讓他意識到,生活有它自己的呈現方式,而這不被個人想法和外力所改變。
  雖然事情可能並不總是按我們希望的那樣發展,生活並不總能帶給我們想要的體驗,但這並不意味著生活沒有給我們提供所需要的經歷——有益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靈魂的成長以及生命的擴張的經歷。
  生活比我們懂得多,因為生活比我們聰明得多。儘管頭腦可能會試圖說服我們,我們需要控制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需要確保事情總是按照我們的期望發展,然而事實是,生活是用來過的,而不是用來控制的;別人需要你去愛,而不是控制;感覺需要自己去體驗,而不是控制。放下控制,讓生活來指引我們,我們將能夠體驗、理解和明白這一真理。





「放下」之路


  1.生活會給你提供需要的一切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馬太福音7:7—8(Matthew7:7—8)
  在電影《替變》中,偉恩·戴爾談到了在我們生命的最初9個月,我們的成長和發展所需要的一切都來得自然而輕鬆。
  在母親的子宮裡的時候,我們不必害怕、控制、緊張和擔心眼睛會是什麼顏色,或者器官會怎樣發育。我們只需順應並相信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我們相信生命的智慧,相信自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斷聽說周圍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恐懼和敵意的地方,面對痛苦、不愉快的經歷和環境,我們確實在開始漸漸遠離那份信任。我們忘記了自己的本性,開始認為我們都是孤獨無助的。
  我們的生活並不難,但是我們透過不斷的懷疑自己,干擾生活的自然流動而使其變得艱難。
★生活因我們的自我懷疑和不順應自然而變得艱難。
  當你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獨的,你必須努力工作來獲得幸福時,你就會生活在恐懼中。你忍不住要努力控制每件事和每個人,拚命控制你的整個人生的走向。你越是試圖控制一切,一切似乎越失控。
  讓生活以其無限的資源和財富來滿足你所有的需要,而不是按照你有限的期望。你要相信,就像你生命最初9個月所需要的一切都是自然而輕鬆地獲得,當你放下憂慮、放下控制、相信生活時,生活也會以同樣美好、自然而輕鬆的方式給予你的餘生所需要的一切。
  2.相信你的內在智慧
  每個人都有一種普遍的、智慧的生命力量。它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是一種深刻的智慧,一種內在的認知。我們可以透過直覺來獲取知識和智慧的奇妙來源,這是一種內在的感覺,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告訴我們,對我們來說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真實的。
  ——沙克蒂·高文(Shakti Gawain)
  就像我們相信太陽會發光,帶給我們光明;相信我們的呼吸、我們的眼睛、我們的心,以及我們所有的器官,都將繼續發揮作用一樣,我們也要學會去相信我們內在的智慧,以及生命的智慧。
  我們都有一個內在的GPS引導我們朝著我們要去的方向前進。走出自己的定位,放下控制的需要,允許自己按照內心的意願去行動,去做那些靈魂需要我們去做的事情。
  學習如何發展、傾聽和信任這個內在的聲音。學會相信自己的心,聽從直覺。相信生活中有一種自然的流動,並選擇與之相適應,而不是與之作對。
  與其相信你所想的每一種可怕的想法,你應該選擇傾聽你內心的想法,相信你的感覺,而不是相信你的恐懼。要知道,如果你內心緊張而焦慮,你就脫離了真實的自我。如果你感到平靜和安逸,感到愛在流動,那是因為你選擇了放鬆自己的本性,讓生活引導你,相信它會照顧好你,因為它會。
  3.做好你的本分,然後後退一步
  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嗎?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占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它們,這就叫作「玄德」。
  ——老子
  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農民,忠實地將你的種子撒向生命的田野,在需要的時候給它們澆水,剩下的就交給大自然吧。
  讓生活去做生活需要做的事。
  不要強求。不要擔心。不要著急。相信這個過程。相信生活的智慧,相信一切正在以該有的方式發生。
  做好你的本分,然後後退一步。
  讓事情自然展開,而不要試圖控制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讓生活順應自然,帶你去它需要帶你去的地方,而不是你認為它應該帶你去的地方。要相信也許生活對你的安排比你計劃的好。
  放下固定的計劃和僵化的信念,放下你認為生活應該如何展開,事情應該怎樣發展,人們應該如何表現的想法,敞開心胸,接納一切。
  如果事情不是按照你想像的那樣發生的,那就隨它去吧。要相信,也許事情並不需要按照你的期望發生,也許經歷了這些所謂的錯誤和失敗之後,會有更好的事情在等著你。
  放下根據你自己的劇本調整生活的想法,努力讓生活引導你。學會順應生命的流動,你最終會到達你需要去的地方——不是你恐懼的自我認為你應該在哪裡,而是你的靈魂知道你屬於哪裡。
  接受現有的一切。接受人們為愛而生這一觀點。事物、場所和經歷是用來享受的。感覺不是要被控制的,生活是用來過的,而不是用來控制的。放棄總想試圖控制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的想法,包括你周圍的環境、事件、人等。不管他們是你愛的人、同事,還是你在街上遇到的陌生人,就讓他們做他們自己。接受每件事和每個人原本的樣子,讓生活順應自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