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碑」按語 - 古拉格之戀 - 愛情小說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紀念碑」按語

古拉格之戀 by 奧蘭多·費吉斯

2019-11-22 01:53

  對於研究日常生活的歷史學者來說,信件具有特殊的價值。私人家中保存的信,是生活經歷的實時見證,屬於直接證據,能讓我們進入寫信者的內心世界,一窺堂奧。通過信件,我們能夠以歷史事件為背景,跟蹤個人、家庭甚至幾代人的故事。寫信的人,生逢亂世的時候寫的信,就更加彌足珍貴了。
  「紀念碑」收藏大量古拉格時期的書信——既有寄往勞改營的信,也有從勞改營寄出來的信。大多數的信是寄往勞改營的。對於囚犯來說,信,是把他們和「正常」生活連在一起的唯一一條線。收到的信,他們都留著,怕失去,釋放出獄以後像寶貝似的珍藏著。相比之下,從勞改營裡寄出來的信,保存下來的很少。和犯人有聯繫,信就是證據,留著非常危險。
  這樣的信,「紀念碑」的檔案館裡,各式各樣有很多。有的信只剩下了一頁,有的一頁都不到,只是撕下來的一角,其餘的都亡佚了。也有的一共才有幾封信,再多的就很少了,寫信的前後跨度通常也就幾個月,充其量有一年的。能把通信雙方都找到,的確是極為少見的:若是真能找到,研究人員可就太幸運了。
  所以,這麼一比較,列夫和斯維塔長達八年半的通信,真是難能可貴,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這些信一封不少,都完整地保存在「紀念碑」莫斯科的檔案館裡,是已知的、與古拉格歷史相關的、數量最多的書信藏品。列夫在伯朝拉勞改營關押期間,他們兩人一共寫了一千二百四十六封信:六百四十七封是列夫寫給斯維塔的,五百九十九封是斯維塔寫給列夫的。
  「紀念碑」是2000年開始結識列夫一家人的,當時他正在寫回憶錄。我們的研究人員很想詳細了解他的回憶錄,有很多問題想請教他。我們和他在一起暢談了很多次。他給我們講述了他的人生故事。在這些訪談當中,列夫常常提起這些信件,但他並沒有太重視,覺得這些信只不過是私人資料,大家不會怎麼感興趣的。但是,列夫一邊寫回憶錄,一邊反思過去,漸漸地對自己的經歷有了新的看法,感到自己是20世紀厲史的見證人。到了2007年,他和斯維塔才打消了種種疑慮,決定fe家中保存的全部資料都捐贈給「紀念碑」,這裡面就有那些信,有的是寄往勞改營的,有的是從勞改營裡寄出來的。
  這些信,數量之大,品質之高,都是絕無僅有的。最了不起的是從頭到尾一封不少:第一封是列夫1946年7月12日從勞改營寄出來的,最後一封是他1954年7月9日從加里寧寄的。寫信的人很細心,每封信都寫明瞭日期,標上了序號,每年年初序號都從頭開始數起。寄出的每封信,列夫和斯維塔都記得一清二楚,收到後都告訴對方。
  哪些信是透過普通郵局私自寄出來的,哪些信是透過勞改營官方管道寄出來的,現在已經無從查考了:信上沒有獄方檢查蓋的印或簽註。這些信,大部分是偷偷直接寄出來的,躲過了獄方的檢查,但是,即使這些信也不能算是完全自由:寫信的人明白,有可能被當局截獲,這一點他們時時刻刻牢記在心。所以,有三種情況:一、有很多該說而沒說的話;二、有的話雖然說了,但沒明講,話裡有話;三、有的話是暗示,指東說西。
  列夫把宿舍地板撬開,把收到的信藏在裡面再蓋上。這些信就是這麼存放的。這些信是自由工人偷偷幫他帶進來的,累積多了,列夫就把信打好包,求這些自由工人代為寄回莫斯科,寄給斯維塔保存。
  列夫從勞改營裡寄出來的信分以下幾類:
  一、講述勞改營裡生活狀況的:犯人之間的關係;犯人做的工作;宿舍的條件;犯人和勞改營當局的關係;勞改犯之間各種讎隙、暗算、檢舉、誹謗。
  二、講述勞改營裡其他犯人的情況,寫他們的生活經歷,有不幸的遭遇,也有開心的事。
  三、講述列夫自己的想法、情感:對什麼感興趣,有什麼煩心的事;列夫在科學方面的想法,關於工作的想法;列夫評說斯維塔寄來的書;列夫對勞改營外面事情的反應。
  斯維特拉娜·伊凡諾娃(Svetlana Ivanova,即斯維塔)寄來的信,內容主要是:
  一、她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情況,在職業、物質生活、智識、情感方面感到關切的事,再就是親屬、朋友的近況。
  二、戰爭期間,她自己生活當中發生的事,和她關係近的人生活當中發生的事。
  三、戰後那幾年莫斯科人的情況:疏-結束,從外地回到首都,物質匱乏;他們的工作狀況和業餘愛好。
  四、戰後莫斯科的狀況:新的建築物、商店、市內交通、節假日、戲劇首演、新電影,等等。
  五、公共活動以及她的參與。
  列夫需要什麼,斯維塔知道了馬上去辦。她不僅幫列夫,列夫的勞改營難友有困難,她也幫助。從她的信裡看得很清楚,她有很多親友都向列夫伸出了援助之手。斯維塔寄到勞改營的包裹裡有什麼東西,信裡都一一列了出來。她總擔心包裹會寄丟。看了包裹的內容,勞改營的情況,我們就知道了個大概。包腳布、內衣內褲、木梳、牙刷、枕頭、衣服、藥品、繃帶、針線、鋼筆鉛筆、書籍報紙,這些東西都寄到勞改營裡去了。斯維特拉娜寄的東西有眼鏡、理科教科書、米、麵粉,還有維他命。她來的信,裡面常常夾著空白的信紙、信封、郵票,還說過,因為沒有箱子,所以東西沒能寄出來,非常抱歉。
  看了斯維塔的信,蘇聯首都戰後的日常生活狀態,歷歷如目。每天發生的事情,信裡都寫得很細,有共青團搞活動,有排長隊買東西、買火車票。看了信,我們明白了莫斯科的生活狀況,感受到了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的那種氣氛。
  斯維特拉娜之所以在信裡要寫這些內容,是因為她深信,莫斯科發生的事都和列夫及其難友有直接關係,對他們都很重要。她遇事讓列夫給她出主意,她有什麼疑慮也告訴列夫,日常的大小事情都讓列夫參加進來,目的是減少列夫的孤獨感,讓他覺得正常的世界就在身邊,並沒怎麼把他孤立出去。看她信裡寫的,顯然她不是為自己一個人活著,而是為他們兩人活著。斯維塔告訴列夫,最近上演了什麼新電影、新劇,談觀後感,給他講與朋友聚會的情景,還寫信告訴他莫斯科最近有什麼新鮮事。她希望,看了信,列夫或許能忘憂於一時,暫時在精神上逃出勞改營鐵絲網的牢籠。日復一日地勞作實在太單調無聊,列夫看看信,也好散散心。
  與此同時,勞改營裡面發生的事情也成了她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她盡力替列夫打氣,告訴他車到山前必有路,人都是否極泰來,不讓他悲觀絕望。
  列夫和斯維塔來往的書信有好幾千頁,每一頁都充滿著愛,雖然字裡行間很難見到愛這個字。在他們兩人的信裡,浪漫的情感寫得很少。如果「敞開心扉」,對方聽了,心頭會沉重的。所以雙方都避免談情說愛。但是,有的時候,這些情感會禁不住傾瀉到紙上,令人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對男女戀人的信,他們在熱烈地相愛。
  1947年,斯維特拉娜決定去伯朝拉探望列夫。她沒有官方的許可,但她還是要去。一個共青團員,居然要去探望一個被定了罪的「人民的敵人」。事情一旦敗露,前途就毀了,還會引起政治警察的注意。斯維塔既不是列夫的妻子,也不是他的親屬。警察已經盤問過她,威脅過她。去勞改營,路上不容易走,很危險:弄不好會受到嚴厲懲罰,甚至會被抓起來。去了能不能見到列夫,她心裡也沒有底。但是,她還是去了,為他們兩人偷偷送信的那些朋友又幫他們非法地相會了。
  史達林主義體制的殘酷壓迫沒能把他們壓垮。他們守住了愛情,鴻雁傳書,近十年不斷。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是堅信將來一定會團圓。這心中唯一的信念支撐他們活了過來。應該把他們的信作為一部歷史劇來讀,作為兩大主角之間的對話來讀。你看他們兩人多麼深情地傾聽彼此的訴說,能理解彼此最微小的暗示。劇中的這兩位主人公是不平凡的人,也是蘇聯社會的典型人物。在歷史學者看來,那幾個箱子裡裝的是無與倫比的檔案瑰寶,揭示出一個深藏不露的情感世界,一個鮮為人知的人脈網路。
  國際「紀念碑」組織
  伊琳娜:奧斯特洛夫斯卡婭



訪談


  亞歷山德羅娃,伊琳娜·弗拉基米羅芙娜(Aleksandrova,IrinaVladimirovna)(莫斯科,2008)
  亞歷山德羅夫斯基,伊戈爾♦亞歷山德羅維奇(Aleksandrovsky,IgorAleksandrovich)(伯朝拉,2010)
  伊凡諾娃,鮑里斯·鮑里索維奇(Ivanov,BorisBorisovich,伯朝拉,2010)
  里列耶夫,尼古拉·伊凡諾維奇(Lileev,NikolaiIvanovich)(聖彼得堡,2004)
  米申科,伊里亞.尼基第奇(Mishchenko,II』iaNikitich)(莫斯科,2008)
  米申科,列夫.格列勃維奇(Mishchenko,LevGlebovich)(莫斯科,2006,2008)
  米申科,麗達·尼基託芙娜(Mishchenko,LidaNikitovna)(莫斯科,2008)
  米申科,尼基塔·利沃維奇(Mishchenko,NikitaL』vovich)(莫斯科,2008)
  米申科,斯維特拉娜.亞歷山德羅芙娜(Mishchenko,SvetlanaAleksandrovna)(莫斯科,2008)
  米申科,薇拉·尼基託芙娜(Mishchenko,VeraNikitovna)(莫斯科,2008)
  謝爾基托夫,尤利·佐第科維奇(Serditov,IuriiZorikovich)(伯朝拉,2010)
  亞霍維奇,阿莉婭·斯捷潘諾芙娜(Yakhovich,AliaStepanovna)(伯朝拉,2010)



註釋


[←1]
?黑宮廣昭教授是日本東京大學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哈佛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研究員,現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學教授。國際知名的蘇聯、俄羅斯、烏克蘭、亞洲史權威,著作頗豐,先後出版多部歷史專著,其中包括名著《死者的聲音》(2007)——譯註
[←2]
[1]「紀念碑」是俄羅斯「紀念碑」歷史教育與人權組織的簡稱,也稱「國際紀念碑」,它負責調查、揭露「史達林向人民宣戰」(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語)而實施的鎮壓和迫害。2014年12月俄羅斯政府宣布將在莫斯科市中心建立政治鎮壓受害者紀念碑。——譯註
[←3]
[1]俄國人名,分全名和暱稱兩種,親朋好友之間用暱稱,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暱稱斯維特拉娜(Svetlana)的暱稱是斯維塔(Sveta),此外還有Svetochka、Svetik、Svetlanka等。列夫在勞改營給她寫信時經常叫她斯維特(Svet)或者斯維特洛耶(Svedoe),這兩個詞意思是「光明」。這種雙關語,列夫很喜歡。本書幾乎通篇都是用斯維塔這個暱稱。——原注
[←4]
[1]孟什維克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但反布爾什維克的專政。——原注
[←5]
[1]實際上她是卡佳姨媽第一任丈夫鮑里斯·托爾馬切夫(BonsTolrmchev)的私生女。——原注
[←6]
[1]羅西指義大利建築師卡洛·羅西(CarloRossi),在尼古拉一世年間(1825—1855),他設計建造了很多樓房和建築組合。——原注
[←7]
[1]Dug是德文Durchgangslager的簡寫,意思是臨時過境/中轉的集中營。——譯註
[←8]
[1]卡廷森林在俄羅斯斯摩稜斯克以西十九公里處,即卡廷大屠殺所在地。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和蘇聯在莫斯科簽訂所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附有一個雙方共同瓜分東歐的密約。根據該項密約,1939年9月1日德軍閃電戰占領波蘭西部,9月17日蘇聯出動四十六萬多人的部隊占領波蘭東部。因為當時波蘭軍隊正全力抵抗西來的德軍,奉命不與蘇軍交戰,致使蘇軍輕易占領成功,並俘虜了數十萬波蘭軍人。9月17日蘇德兩軍在布列斯特會師,9月25日,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閱兵式,慶祝兩國對波蘭的共同占領。根據波蘭徵兵法,每個大學畢業生都必須成為後備役軍官,所以蘇軍俘虜的大批波蘭軍官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社會精英。蘇聯祕密警察審問了三十多萬名波蘭戰俘,挑出兩萬五千七百名精英人士,決定處死。按照史達林的命令,蘇聯祕密警察在各地進行祕密殺害。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廣播電臺向世界宣布,德軍在卡廷森林發現萬人坑,死者均為被蘇聯殺害的波蘭俘虜:「二十八公尺長,十六公尺寬,裡面埋了三千具波蘭人的屍體,屍體堆放了十二層樓。」蘇聯政府一直否認是蘇聯所為,直到蘇聯解體才供認不諱。1990年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向波蘭政府正式移交蘇聯屠殺波蘭人的政府文件,其中包括當年蘇聯KGB頭子謝列平呈送赫魯雪夫的文件,裡面提到蘇聯祕密警察部隊共屠殺了兩萬一千八百五十七名被俘的波蘭人。謝列平還建議銷燬死者個人檔案,以免大屠殺將來被發現。據「維基百科」介紹,蘇聯在卡廷森林祕密處死的波蘭人包括:一名海軍上將,兩名陸軍上將,二十四名上校,七十九名中校,二百五十八名少校,六百五十四名上尉,十七名海軍艦長,三千四百二十名士官,七名隨軍牧師,三名土地所有者,數百名律師、工程師、教師,一百多名作家、記者,還有大約二百名飛行員。——譯註
[←9]
[1]Andrei Sakhamv,蘇聯核物理學家,未來的蘇聯「氫彈之父」,1975年獲諾貝爾和平獎,後來成為蘇聯著名的異見人士,因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被蘇聯政府流放到高爾基城。1988年歐洲議會設立「薩哈羅夫獎」。——譯註
[←10]
[1]塔尼婭是迫於軍方壓力當的「志願軍」,軍方急需前線護士。如果不去,不但塔尼婭自己有被捕的危險,家人也很有可能被抓。——原注
[←11]
[1]R代表俄國。德文「俄國」是Russland,縮寫R。——譯註
[←12]
[2]《日內瓦公約》規定保護戰俘。因為蘇聯拒不加入該公約,所以蘇聯戰俘得不到保護。德國納粹集中營本應遵守《日內瓦公約》,但是用橡膠棍抽打不留鞭痕,所以查無實據。納粹用這個伎倆是為了繞過《日內瓦公約》。——譯註
[←13]
[1]德國地名。是德國基督教新教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故鄉,在德國中北部偏東。人口兩萬多,——譯註
[←14]
[1]在原東德境內,東德是蘇軍占領區,一譯註
[←15]
[2]這幾個字母是縮寫,全稱意思是「處死內奸」。一譯註
[←16]
[1]在俄國西北,全長一千八百零九公里,向北流入北冰洋,——譯註
[←17]
[2]發源於烏拉爾北部山區,長五百六十五公里,水流湍急,在伍斯特一烏薩(Ust-Usa)這個地方注入伯朝拉河。——譯註
[←18]
[1]利維夫這座城市,原是波蘭領土,地處波蘭東南部。根據史達林和納粹德國簽訂的密約,1939年9月納粹德國和蘇聯東西夾擊,共同占領了波蘭。這個城市在蘇聯占領區。當時這個城市有二十萬猶太人,從波蘭的德國占領區逃過來十萬猶太難民。1941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這個城市隨後也被德國占領,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屠殺。戰後,根據《雅爾達協議》,該市併入蘇聯的烏克蘭。根據《波茨坦協議》,原來住在這裡的波蘭市民大部分被驅趕到從德國新割讓出來的地方去了。於是這個城市成為蘇聯烏克蘭西部的主要城市,居民主要換成了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占少數,但人數也不少。——譯註
[←19]
[1]冬天穿的棉鞋,為了加強保暖,鞋的內面襯有皮毛。——譯註
[←20]
[1]科雷馬是西伯利亞東部一大片最北邊的區域,瀕臨北冰洋。史達林時期的勞改營遍布蘇聯各地,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就在科雷馬:數十萬人凍死、餓死、累死、病死於此地,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古拉格群島》作者索忍尼辛說,科雷馬是「寒冷和殘忍的極點」。——譯註
[←21]
[1]1936年7月31日,列夫在伊斯特拉河游泳被人救起,差點淹死。——原注
[←22]
[1]斯維特比起斯維塔更是親暱的稱呼。——譯註
[←23]
[1]蘇聯就是根據刑法第58-Ⅰ(b)條款將列夫判刑的。——原注
[←24]
[1]普希金1830年創作的詩劇。——譯註
[←25]
[1]列維坦(1860—1900)和庫因芝(1842—1910),均為著名的俄國風景畫畫家。——原注
[←26]
[1]這是暗語,指勞改營。——原注
[←27]
[1]VeraInber(1880—1972),俄國詩人、作家、托洛斯基的表妹。——譯註
[←28]
[1]顯然,這裡說的是我愛你。——譯註
[←29]
[1]這是雙關語。在俄語裡,斯維塔(Sveta)本來就是暱稱,詞根是是斯維特(Svet)。斯維特又是一個獨立的詞,意思是光明——譯註
[←30]
[1]引自果戈理《伊凡·伊凡諾維奇是怎樣與伊凡·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原注
[←31]
[1]《特轄區主管》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一歌劇名。一一原注
  「特轄區主管」是沙皇「恐怖伊凡」時期建立的特務組織成員,類似現代的祕密警察,他們對沙皇的敵人,進行偵緝、拷問、謀殺,以心黑手辣著名。——譯註
[←32]
[2]新西伯利亞是俄國西伯利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人口近一百五十萬,僅次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一譯註
[←33]
[3】莫斯科MalyTheater,與附近的莫斯科大劇院即Bolshoi,並稱莫斯科大小劇院。——譯註
[←34]
[1]Alik,是Alika(阿利卡)的暱稱,斯維塔的侄兒。——譯註
[←35]
[1]此處指自由工人。——譯註
[←36]
[1]今名是聖彼得堡國立理工大學,俄國頂尖的理工科大學之一,有俄國的「麻省理工」之稱。——譯註
[←37]
[2]當時正是史達林大恐怖時期。——譯註
[←38]
[1]波蘭第二大城市,在波蘭中部。羅茲在波蘭語中意思是「小船」。——譯註
[←39]
[2]俄國城市,在莫斯科南邊,距莫斯科大約三百六十公里,人口三十多萬,蘇聯解體後發展較為滯後。奧廖爾在俄語裡是鷹的意思。該市出了很多名人,如小說家屠格涅夫、沙俄總理斯托雷平、契卡頭子捷爾任斯基。——譯註
[←40]
[1]當時莫斯科工廠工人平均月工資是七百五十盧布左右。——原注
[←41]
[1]安德烈·圖波列夫(1888—1972),蘇聯飛機設計師,1937年被逮捕,在內務部一個祕密的研究與開發實驗室勞改,1943年獲得史達林獎金。列昂尼德·拉姆津(1887—1948),蘇聯熱工工程師,1930—1936年被囚於勞改營,他也於1943年獲得史達林獎金。——原注
[←42]
[1]Yakutia,在俄國大東北,幅員遼闊,延伸到北冰洋。——譯註
[←43]
[2]Komi,在俄國大西北,臨近北冰洋。——譯註
[←44]
[1]俄羅斯民歌,哀婉而清麗,歌詞簡直唱到列夫和斯維塔心裡去了,引起—種特殊的共鳴。
  苗條的山梨樹啊,
  你站著為何搖擺?
  看你脈脈低下頭
  向著樹根垂下來。
  在那寬闊的河邊,
  在這馬路的對面,
  一裸高大的橡樹,
  也是一祥的孤單。
  我也是一裸山梨樹啊,
  怎樣才能往橡樹身邊靠?
  我也不願意如此折腰,
  我也不喜歡這般動搖。
  帶著我那窈窕的枝蔓,
  翩然棲身於橡樹裡面,
  我要和橡樹的樹葉啊,
  日日夜夜輕輕地呢喃。
  山梨樹卻永遠過不來,
  與這高大的橡樹相會。
  可憐它命中註定了啊,
  永遠孤單地搖曳低垂。一原注
[←45]
[1]這一條是背叛祖國罪——和列夫的58—1(b)(軍人背叛祖國罪)差不多。——原注
[←46]
[1]安東·弗蘭采維奇·加甫羅夫斯基,伯朝拉囚犯,1938年開始服刑,在斯特列里科夫實驗室裡當助理。——原注
[←47]
[1]H2O是水,這裡當然是指淚水。——譯註
[←48]
[1]這是暗語,指的是一位自由工人,此人已經同意把斯維塔藏在工業區。——原注
[←49]
[1]伊薩克·列維坦(IsaakLevitan,1860—1900)的風景名畫複製品,斯維塔帶來的禮物。——原注
[←50]
[1]簡稱血沉。——譯註
[←51]
[2]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斯克附近的學院,1943年斯維塔在那裡上過學。——原注
[←52]
[1]一輛卡車在身邊駛過,車側面凸出來的鐵器把他的胃劃開了。——原注
[←53]
[1]這裡的「地理」指的是國界的重新劃分,每次人為的更改國界,都對當地居民造成巨大創傷。——譯註
[←54]
[2]指失去新郎的新娘。俄國民俗,先前契約談成了,就用草作為象徵性的補償。——原注
[←55]
[1]Obraztsov(1901—1992),蘇俄木偶藝術家,《大英百科全書》說他「在蘇聯把木偶確立為藝術」。——譯註
[←56]
[2]這是中央兒童劇院上演的兒童劇,根據蘇聯兒童詩人薩米爾·馬薩克的故事改編。——原注
[←57]
[1]這也是索忍尼辛的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裡的主題之一。——原注
[←58]
[1]以色列第六任總理梅納赫姆·貝京(MemichemBegin),1940—1942年也被囚禁在伯朝拉的勞改營。關於這段經歷,他寫了一本回憶錄《白夜》。他在書中引述了一位難友的話:伯朝拉的蚊子是「北方的蚊子」,比一般的蚊子厲害得多,「這種蚊子看管犯人,比帶槍的哨兵嚴厲多了。嚴厲到什麼程度?有一次,一個勞改犯偷偷出了營區,拔腿就跑。哨兵舉槍射擊,追他,帶著獵犬搜捕,還是沒有抓著。那個勞改犯跑得無影無蹤……三天以後,那個逃跑的人自己回來了……面目全非,都認不出來了。他們把他關到隔離牢房裡單獨囚禁。但是,他發誓,以後再也不想逃跑了。北方的蚊子教訓不淺」。見《白夜》,第160—161頁。——原注
[←59]
[1]可能列夫心裡想的是「特種」勞改營。這種勞改營,1948年春天成立了十個,專門單獨監禁「最危險的」政治犯(間謀,異端分子,恐怖分子,托洛斯基分子,右派分子,孟什維克分子,社會革命黨人,無政府主義者,民族主義分子,移民國外參加其他反蘇組織的白俄分子)。這些「特種」勞改營都是在最為嚴酷的地區,其中好幾個都接近北極圈,有的還在北極圈裡(因塔、沃爾庫塔、諾里爾斯克和科雷馬)。囚犯的皮膚上都烙印著編號,穿著條紋囚服只被允許與外界有最低限度的接觸」。參見阿普爾鮑姆《古拉格:一部歷史》英文版,第419頁。——原注
[←60]
[1]俄國人不說「蹲」監獄,說「坐」監獄。——原注
[←61]
[1]斯維塔這裡沒說姓名,只說「他們」,是指刑滿釋放後留在勞改營就地就業的工人:鮑里斯·阿爾萬尼託普洛夫婦。斯維塔要和他們聯繫上,他們夫婦給她提供住處,就住在工業區裡面的勞改村裡。——原注
[←62]
[1]N.A.是納塔莉婭·阿爾卡德芙娜的縮寫。她一定是給列夫出過主意,叫他不要拍電報。——原注
[←63]
[1]柳布卡被轉押到因塔勞改營的時候,十年刑期只剩十一個月了。——原注
[←64]
[1]指公元前示巴王國的女王。《聖經》記載該女王愛慕以色列王所羅門。——譯註
[←65]
[1]謝苗諾夫是電力組的頭頭,也是政治犯,1944年被判了十年勞改。——原注
[←66]
[1J這兩部書都是俄國作家亞歷山大·格林(1880—1932)的長篇小說,格林的真名叫格林涅夫斯基。——原注
[←67]
[1]斯維塔的這句話出自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大帝。據說,1773年,蘇沃洛夫將軍違背魯緬採夫元帥的命令,擅自攻下多瑙河上的土耳其要塞。蘇沃洛夫將軍被告上軍事法庭。葉卡捷琳娜大帝聽說以後,就說:「勝利者是不受審判的。」此言一出,遂成名言。——原注
[←68]
[2]俄語伏特加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母是字母表上的第三個字母。——原注
[←69]
[1]斯維塔來訪期間,一定得到過他這樣那樣的幫助,一原注
[←70]
[1]阿穆爾河是俄國名,中國名黑龍江。——譯註
[←71]
[1]波羅的海諸國指的是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譯註
[←72]
[1]相比之下,1950年木材廠的志願工人平均每月掙工資八百盧布,管理人員每月掙一千二百盧布左右(詳見:GURKNARK,f.l73,op.I,d.I,1.2)。——原注
[←73]
[1]塊狀咖啡是即溶咖啡,小方塊形狀,裡面已經摻好了奶粉和糖一原注
[←74]
[1]列夫這麼想沒有任何理由,但是他自己沒有被送到嚴酷的第三營區,心裡覺得有愧似的。—原注
[←75]
[1]1945年2月,盟軍在雅爾達達成協議,德國占領致使蘇聯損失慘重。蘇聯軍隊占領德國後,蘇軍將沒收德國工業物資,作為賠償。這裡說的發電機就是蘇聯沒收的工業物資的一部分。——原注
[←76]
[1]暗指內務部頭頭們——原注
[←77]
[1]這是1940年代蘇聯流行電影裡的兩首抒情歌曲。——原注
[←78]
[1]圖瓦位於外蒙西北邊界外,原是清朝唐努烏梁海地區的一部分。清末,大批俄國移民進入該地。1911年外蒙「獨立」後,圖瓦也為俄國控制,1921年布爾什維克在此建立「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併入蘇聯版圖。——譯註
[←79]
[1]指科農·西多羅維奇.特卡琴科(KononSidorovichTkachenko),列夫的難友,在一起服刑的工程師,斯特列里科夫的實驗室助手。他負責發電站鍋爐裡的水化學成分不出錯。——原注
[←80]
[1]據認為,綠色高麗菜能治肝病、肝炎和潰瘍。——原注
[←81]
[1]指俄國詩人尼古拉·涅克拉索夫(1821—1878)。列夫此處指的是他的詩《俄國女性》,這詩讚頌的是兩位公主:瑪利姬·沃爾康斯卡婭(MariaVolkonskaya)和葉卡捷琳娜·特魯別茨卡啞(EkaterinaTrubetskaya)。她們的丈夫因參加1825年的十二月黨人起義,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她們不棄不離,毅然隨行。在這裡,列夫把斯維塔比作這兩位著名的巾幗英雄。——原注
[←82]
[1]現在莫斯科有九個主要的火車站,這個站旅客流量最大。一譯註
[←83]
[1]北極的白夜太亮,看不到星星。——原注
[←84]
[1]這是列夫和斯維塔用的暗語,和雨有關的字指的是古拉格,例如「雨傘」和「雨衣」——原注
[←85]
[1]伊凡諾娃家即是斯維塔的娘家——譯註
[←86]
[1]也稱麻雀山,1935—1999年間一度改稱列寧山,在莫斯科市西南處,是莫斯科最高的地方,地處莫斯科河南岸。山頂有觀景臺,可以俯瞰全城,莫斯科大學就在山頂,這個觀景臺成了莫斯科大學門前的大廣場。——譯註
[←87]
[1]列夫宿舍的室友。1950年,伊凡在敖得薩造船學院上學時被逮捕,判了十年勞改,在伯朝拉服刑。——原注
[←88]
[1]1949年的時候,列夫的刑期還有六年。——原注
[←89]
[1]暗指列夫檔案裡有勞改這一條,被社會歧視,應該爭取平反昭雪,把勞改這段歷史甄別過來。——譯註
[←90]
[1]中東人煮咖啡,用剩下的咖啡渣算命,這是中東的習俗。——譯註
[←91]
[1]此處的護照,指的是蘇聯國內的允許居住和工作的護照。——原注
  1933年,蘇聯開始實行「國內護照及戶口制度」。護照及戶口只發給年滿十六歲的城市居民,不給農民。蘇聯的戶口(Propiska)實為居住許可,基本上分永久性戶口和臨時戶口兩種。戶口是用蓋印的形式印在國內護照上的,上面註明了此人的居住地址。沒有當地戶口,禁止在當地居住、就業。農民既沒有護照,當然也沒有城市戶口,未經集體農莊主席批准,不准遷入城市。違反該項規定屬於犯罪行為。農村人口離開農村原居住地不許超過三十天。即使是這三十天,也必須事先得到當地蘇維埃的批准,否則禁止外出。蘇聯政府宣稱,實行護照和城市戶口制度是「為了把不從事工業及其他對社會有益活動的人從城裡清除出去,把暗藏在城裡的富農分子、犯罪分子和其他反社會分子清除出去」。所謂「暗藏在城裡的富農分子」是指為了躲避農業集體化而逃亡在外的農民。一旦遭到「清除」,結果常常就是勞改。二戰以後,農村當局通常也可以簽發護照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最高法院廢除了戶口制度。——譯註
[←92]
[1]「通往以馬忤斯之路」是一個基督教的典故。以馬忤斯是古耶路撒冷西北的一個鎮,距離耶路撒冷大約十一公里。根據聖經《新約》的記載,耶穌基督復活後的當天晚上,他的兩位弟子正走在通往以馬忤斯的路上,邊走邊聊,忽然耶穌基督出現在他們面前。但是耶穌沒讓他們兩人認出自己,他們以為是陌生人。耶穌問他們在談什麼,他們說,耶穌的墓空了,裡面並沒有耶穌。但他們不信,認為耶穌不會死而復生。等他們三人走到以馬忤斯以後,他們邀請耶穌一起去吃晚飯。耶穌把麵包一掰開,他們的眼睛就張開了,立刻認出了復活的耶穌。耶穌隨即飄然而去,不見了蹤影。於是他們急忙去耶路撒冷,向其他各位弟子通報:耶穌果然已經復活了。此處暗喻:這個村像以馬忤斯一樣,去了也會遇到救世主的。一譯註
[←93]
[1]這是另外一家紡織廠,以瓦格扎諾夫(Vagzhanov,蘇共在特維爾地區的一名幹部)的名字命名的。——原注
[←94]
[1]這個印章就是propiska,即居住許可,也稱戶口。—譯註
[←95]
[1]Pereulok是俄文,意思是巷子、小巷。——譯註
[←96]
[1]即今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俄文縮寫為criBrny,——譯註
[←97]
[1]維他命D暗指錢。俄文裡,錢這個詞是dengi,第一個字母是D。——譯註
[←98]
[1]郵件不投遞給收件人,由收件人自己去郵局取,這種郵遞方式叫「留郵局待取」,國際 郵政通用的表示法是法文詞:poste restante。——譯註
[←99]
[1]俄國詩人,諷刺作家,猶太人。沙俄限制猶太人上學, 他小時候因為沒有爭取到猶太人的入學名額而上不了學。為了上學,不得已接受基督教 洗禮。他的詩風行天下,據說,學生、醫生、律師,都會背誦他的詩,沒有不會的。十 月革命後,他移民國外,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後去德國,最後在法國定居。1932年在救火時心臟病發作而死。傳說他的狗躺在他身上,也和他一起死了。納博科夫讚揚 他說:「他留下的只有幾本書,和一個美麗安詳的身影。」肖斯塔科維奇曾為他的詩譜 曲。——譯註
[←100]
[1]David Oistrakh ( 1908—1974),世界著名猶太裔蘇聯古典音樂小提琴家。1954年獲"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1957年來中國作訪問交流演出。——譯註
(全書完)
返回頂部